加强机关建设,为完成市委各项工作保驾护航
2017-02-16
市委以制度建设带动机关自身建设,建章立制、强化职能,确保机关工作高效运行;以思想建设带动能力建设,努力提升机关干部的政党意识、政治意识和业务工作专业化水平;以《公务员法》和“党管干部”的原则为准绳,加大干部的培养和交流力度,营造能进能出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民主党派新机关风貌。
制度建设
近年来,市委不断思考党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探索提高党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梳理和调整各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2012年民建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后,在主要领导的不断关心下,在广泛听取各级组织领导和会员意见建议,几易其稿的基础上,于十二届一次常委(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民建上海市委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
近万字的《实施意见》,分7个大类,共40余条具体意见,全面反映了十一届市委在自身建设各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包括组织构架为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的不断调整,机关各部门更为专业化的职能划分,各类工作手段的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机关各部室联系基层制度的不断细化等等,形成了较为完整、贴合实际的党派工作指导性意见。《实施意见》的形成巩固了换届大会的成果,得到了民建中央领导的肯定,《人民政协报》、《联合时报》等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在《实施意见》的框架下,市委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012年7月4日,《人民政协报》刊登《打磨党派“金刚钻” 再揽参政“瓷器活”》一文,介绍市委自身建设情况。
2012年起,市委编印《民建上海市委工作手册》并不断根据工作实际更新,以彩色图表形式生动、清晰、全面地展示上海民建组织架构。
档案管理
经过多年实践,市委机关档案工作已建立健全了一套符合机关实际的,包括公文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在内的档案工作制度,为机关档案工作有效、规范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随着市委机关局域网的建设完善,档案工作也逐步向信息数字化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包括公文管理、立卷归档、档案检索等功能的管理软件,并可通过光盘刻录、扫描技术,更好地保存档案,提高了公文和档案管理的效益和规范程度。近年来,市委机关配合民建重庆市委、市工商联、爱建公司、包达三基金会以及其他党派等工作查考、布展的需求,提供相关档案供利用,积极发挥了档案参考、凭证作用,进一步体现了民建档案的社会价值。
行政管理
市委根据市机管局、市财政局等主管部门要求和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机关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等,注重提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市委将中共中央、中共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机关财务、费用管理的新规整理成册,要求各职能部室在工作中坚决执行。
信息化建设
市委领导重视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2012年,市委通过内外网分离、机房硬件改造、启用新的公文、档案管理平台这三个方面工作进一步推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2013年,市委独立设计了自有短信平台,与中国电信合作,提高市委工作效率。
2014年,市委分别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署短信平台协议,确保短信平台的稳定使用。
2015年,市委筹备建立现代化、电子化的参政议政平台。
2016年,启动档案数字化项目。
接待各兄弟省市来沪交流
市委重视加强同各兄弟省市民建组织的联络沟通、学习交流,热情接待来自全国的民建组织,在沟通交流中取长补短,联络感情,推进工作。
2015年7月3日,市委秘书长汪胜洋接待民建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郭学军一行来沪交流。
机关学习
市委注重通过机关学习培养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政党意识和政治意识,营造严谨务实的政党机关工作氛围,提升机关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强机关干部适应新时期党派工作要求的理论分析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使之成为精通业务,独当一面的专才。
机关学习,在内容上以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讲话、统战理论、民建会史会章为主,紧扣时事热点,并注意结合机关工作实际,辅以会务工作专业培训;在形式上不断丰富和拓展,坚持多走多看多行动,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和机关的凝聚力。
2013年4月12日,机关干部学习民建十大通过的新《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就新会章的重要修改和要点进行解读。
2014年10月9日,市委副主委徐钧健率机关干部赴上海展览中心参观《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上海改革开放回顾与展望》展览。
2015年6月25日,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汪胜洋作导读并提出学习要求。
2016年7月1日上午,民建市委举行全体机关干部学习,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