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智在“苏州河论坛”暨“浦江论坛”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2-09-18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出席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和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12“苏州河论坛”暨“浦江论坛”。首先我代表民建中央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参加今天的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上海市在十二五规划中确定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这是上海市在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背景下找到的一条发展路径,也是国家战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次论坛以“新兴商贸·科技创新”为主题,有助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上海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依靠创新来发展商贸服务和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商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结构中居于重要位置,发挥着稳定器和推进器的作用。从整体上来看,现代商贸具有创造需求、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引领生产的功能。与同属第三产业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相比,商贸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在目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不断加大、房地产调控持续不断的背景下,加快发展商贸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上海要推进“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就需要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发展,有效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经济中心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市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关键时期。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上海在硬件上已经足以同纽约、东京、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相媲美,但距离建成“与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相匹配、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心”还有一定距离。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商贸功能规划
借鉴国际上体制机制与政府规制创新的做法与经验,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全方位推进先行开放,打破内外贸分置的现行体制格局,实施全面的产业规划,从而在我国向服务经济战略转型和优化重组整体产业链中发挥先导示范作用。从现代产业链的角度赋予商贸产业新的内涵,引导和推动商贸产业由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完善商业零售业态,包括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零售卖场、百货商店、旗舰店、概念店、产品展览馆以及专业超市等各类商业设施。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提高商贸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交易方式,增强服务功能,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商贸业集散能力,使上海逐步成为国内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并进一步成为国内外商品的展示、贸易中心、国内外资源的配置中心。
三、促进要素集合
促使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商贸业集聚。在建立新品研发的基础上,推动骨干商贸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支持商贸企业开展定单加工制造,积极发展生产基地。打造功能性平台和要素市场,形成产业集成与要素聚合。发挥上海的研发优势和技术优势,促进研发成果迅速向终端消费品转换。鼓励商贸企业在新品研发中,采取新技术、新科技和新工艺,为发展自主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商贸金融
金融和贸易都属于现代服务业,彼此互相促进、互为需求。一方面,贸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及产生的资金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另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将解决贸易公司的资金流动问题,并通过提升资金管理、资金结算等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商贸业的竞争力。应针对两者如何联动发展、更好地相互促进、产业关联与功能耦合效应开展深入研究,在地方层面关键是要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中央层面应争取有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
五、加快人才培养和储备
尽快建立国际贸易中心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机制,优选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形成领军型人才队伍。推动高校主动调整专业结构,不断适应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在提高教学质量、支撑城市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断提高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及内地的重要陆上门户和交通枢纽的普陀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经济发展迅速,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商贸业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为提升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普陀区也进入了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围绕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目标和区域“商贸物流”功能定位,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区综合功能贯穿“十二五”发展全局;加快形成以贸易功能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充分激发区域创新活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努力实现新突破;加大载体建设力度,建立新型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发挥商贸业辐射带动能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发展方向,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商贸业能级。
民建作为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充分发挥紧密联系经济界的优势,长期以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自2009年以来,民建上海市委先后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长宁区人民政府、嘉定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三届“上海民建浦江论坛”,进行了可喜的探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相信,本次论坛,一定能够成为民建上海市委和全市各区县之间又一次良好互动,一定能够更好体现出民主党派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希望大家认真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再接再厉,继续围绕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