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商兴城,实业救国——重庆工商界历史名人展”开幕式暨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 2024-09-30
王昌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同志:
首先祝贺《重庆工商界历史名人展》成功举办,在纪念新政协召开75周年之际,重庆市策划工商界历史名人展,我觉得是有前瞻性、有超前意识的举措。重庆是历史名城,工商业发轫很早,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形成了重庆完备的工商业体系。
此次有幸承担编写两位工商界名人——章乃器和吴蕴初的事迹。这两位历史人物抗战时期在重庆都有过经历。章乃器是著名的“七君子事件”人物之一,1937年(7月31日)出狱后曾在李宗仁主持安徽行政时,担任财政厅长,在安徽一年多点时间。章乃器于1939年6月1日离开安徽前往重庆。在重庆,他参与发起了“统一建国同志会”。他在《七十自述》中说“我回到重庆后,生活马上发生问题,于是就成立了上川公司。”上川公司是上海银行投资主办,章乃器任总经理。“上川公司下设酒精厂、手摇发电机、翻砂厂和一个畜牧场。他聘请了许多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当时实际需要开工生产,由于当时缺乏汽油,生产的酒精供不应求。加之他的理财手段,不长时间,就大获其利。”吴蕴初是著名的“味精大王”,上世纪20—30年代创办“天字号”关联企业,自设供应链,自成体系。1938年3月吴蕴初抵达重庆,比章乃器早一年到重庆。他选定嘉陵江北岸的猫儿石作为厂址。为了将“佛手”牌味精推广出去,吴蕴初把味精分装成小瓶,免费送给餐馆供客人享用,渐渐地,打开了调味品市场,开拓了西南地区化工原料的自主生产和供应,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保障后方的物质供应,他的企业也开始盈利。这是他们俩作为工商界名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俩的合作也有很多例子,比如1942年12月,在重庆筹设发起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吴蕴初被公推为董事长,章乃器为所长。章乃器认为:“中国要富强,只有走工业化道路,他提出“工业立体发展”思路和开发大西北的构想。吴蕴初应该是赞同他观点的。
在重庆期间,吴蕴初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多次交往。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准备邀请工商界人士座谈,需要名人出面作为东道主。吴蕴初挺身而出,与王若飞共同签名发送请柬。事后,王若飞和邓颖超为此专程到吴蕴初寓所致谢,并赠送了一条延安的毛毯、一袋小米和一包红枣。王若飞说:“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吴先生这样的实业家振兴工业。”
因为是经济界、工商界的属性,他们俩又同属民主党派——民主建国会。章乃器是民建创始人之一,民建总会副主任委员,吴蕴初是民建上海市分会副主任委员。1949年章乃器作为民建代表出席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他担任政务院委员、新中国第一任粮食部长。此时,吴蕴初身在香港,应周恩来邀请,回到北京,受到周恩来亲切接见和宴请。然后中央安排吴蕴初与刘鸿生考察东北工业。
章乃器、吴蕴初相似、相处、相同之处,仅举上述例子。在新时期,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作为工商界名人呈现,章乃器、吴蕴初这样的人物形象,我认为是弘扬他们创业精神,发扬他们实业救国的精神,倡导向他们学习永不言败的精神,而这些精神,恰恰是现代企业家最难能可贵的!
编辑:徐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