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地铁崇明线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4-16

分享到:

文/施雷兵

崇明区地处上海东北部,与市内各区隔江相望。目前岛内居民仅可通过S128陈海公路、G40沪陕高速两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途径上海长江大桥和隧道进入市内各区。在节假日期间,由于崇明区进出上海市区的道路只有上述一条,且叠加G40沪陕高速的大量客流,因此返崇或返沪的居民总会被堵在路上,严重影响岛内居民正常出行。

区长李峻在做客《2023夏令热线:区长访谈》时曾谈到自己在大桥上堵了一个多小时的经历,并介绍了产生这一出行痛点的原因:长江隧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3600辆/小时,当流量达到4500辆/小时则饱和。如果在隧道里车辆出现一些问题,会对隧道的安全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需要限流,因此也就会造成拥堵。而如果再放开,可能拥堵情况还会加剧。

出行痛点看似只是交通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还会影响岛内经济社会发展,大桥拥堵,“堵”的不仅仅是居民,更是“堵”住了崇明区商业、旅游、教育、医疗等各行业发展。为破解崇明岛出行难题,更好满足岛内发展需求,兴建一条从市区到崇明岛的地铁迫在眉睫——上海地铁崇明线由此应运而生。崇明线自2018年批复通过后,已于2019年12月开工,规划全长约43公里,途经浦东新区和崇明区两个行政区。该线起自浦东新区金吉路站,总体沿申江路、东靖路开行,穿越长江南港航道、长兴岛、北港航道后,在崇明区陈家镇上岛,经东滩后,终至裕安站。崇明线可与上海地铁9,12号线换乘从而接入市内轨道交通路网,使陈家镇至人民广场的时间预计缩短至1小时左右,在缓解出行拥堵的同时,也为岛内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目前,崇明线位于崇明区域内的站点共有四个,分别是长兴岛站、陈家镇站、东滩站和裕安站,上述站点在为岛内居民往返市区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周边配套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站点周边交通拥堵。地铁站点周边是车流量、人流量特别集中的区域,换乘站点区域周边尤为严重。尽管崇明线在区内的四个站点都并非换乘站点,但也需要提早关注站点周边可能存在的交通拥堵情况,例如,长兴岛站、陈家镇站作为重要交通枢纽,裕安站作为崇明线终点站,交通拥堵可能性大,早晚高峰、首末班车更会成为交通拥堵最为严重的时段。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地铁2号线终点站广兰路站,就多次因为末班车时站点周边车流量过大,乘客和车辆无法正常通行而引起严重交通拥堵。

二是站点周边停车困难。崇明线当前区内站点均位于岛内东侧,大部分居民无法通过步行等方式到站乘坐,往往会选择乘坐机动车、非机动车自住宅出发前往站点。过去已有不少站点因忽视非机动车停车问题而引发交通拥堵、事故纠纷、消防风险等连锁反应,例如,上海地铁9号线九亭站、3号线江湾镇站,都曾因为非机动车停放问题而引发各类纠纷、引致安全事故。

三是公交站点接驳不畅。上海市内地铁站点周边往往配套有公交站点,崇明线作为区内首条地铁线路,若无配套公交线路,既不便于乘客乘坐地铁出行,也不利于地铁助推岛内经济社会发展。例如,从向化镇出发到陈家镇,直线距离约8公里,但乘坐现有公交,无论是南裕专线还是堡陈专线,均需要一小时以上时间,且包含近三公里步行,受制于班次时间长、站点不契合、停运时间早等问题,居民若乘坐上述公交往返地铁站将十分不便。同为郊区站点的上海地铁9号线泗泾站、5号线奉贤新城站,都曾因为公交接驳“真空”而导致站点周边“黑车”扎堆,安全隐患巨大。

四是地铁故障乘客滞留。地铁运营难免偶遇故障,崇明线作为全长43公里的跨江地铁,运营时可能遇到的故障压力更大,且存在复杂天气时限流、停运可能,容易导致站点内外乘客滞留,不仅影响居民出行和通勤,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上海地铁2号线、8号线、11号线等作为通勤人流量极高的地铁线路,都曾多次因为地铁故障而导致站内外乘客滞留。

五是监管缺位乱象丛生。崇明线部分站点(如长兴岛站至陈家镇站)相比正常地铁线路间距大许多,且各站点均承担一定交通枢纽功能,因此,若各站点间工作人员分布零散稀少,则易出现监管缺位,导致黑车猖獗、接驳困难、违规停车、道路拥堵等负面现象,长此以往将使得周边交通环境持续恶化。例如,上海地铁2号线延伸段、5号线延伸段早期运行时,两线终点站广兰路站、奉贤新城站出站口由于人员配备较少、管理缺位,导致站外黑车泛滥,严重影响周边交通。

针对以上潜在风险,笔者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多措并举确保畅通

对于崇明线开通运行后可能存在的站点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步进行改善:一是加强道路通行能力,合理规划并整改站点周边(两到三公里范围内)交通要道,打通断头路,增加站点邻近范围(一公里内)核心道路行车容量,适当拓宽、增加、改造车道;二是规范道路通行秩序,设置专用公交车道和优先通行权,保障早晚高峰期间公交通行,并对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进行明确划分,确保各类车辆有序通行;三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利用交通路网大数据监测系统,加强站点周边交通信号灯优化和智能交通管理水平,及时预测并缓解拥堵。

二、合理设置停车点位

对于崇明线开通运行后可能存在的站点周边停车困难问题,可设置“平急兼顾、大小分停”的多种类停车点位:对于机动车,一是在站点周边建设可供长期停放的机动车固定停车场(按时收费避免随意久停),二是在站点周边设置少量“即停即走”车位,便于居民接送乘客;对于非机动车,则在机动车停车场外,以各出站口为中心向外辐射,单独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以供长期停放、停车道以供临时接送。

三、持续完善公交线路

长兴岛、陈家镇作为市内进入崇明区的重要门户,在此前就已具备重要交通枢纽功能,崇明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强化该功能,而裕安、东滩站也可串联周边村镇。对此,可从长线、短线两个层面着手推动构建便民、利民、惠民的地铁衔接公交线路:一是改造现有公交线路,对已在运营的连接区市两地或岛内东西区域的长线公交,可以直接设置(如南裕专线——城桥镇至裕安镇,终点站设为裕安地铁站)或经小范围改道后增设(如申崇三线——城桥镇至静安区汶水路,略作改道即可增设陈家镇站或长兴岛站)地铁下车站点;二是增设周边短线公交,以上文提及的向化镇至陈家镇公交不畅为例,可增设以向化镇为起点,以陈家镇为终点的短线公交,并依据居民需求在线路中间设置其余站点;三是强化交通枢纽功能,以地铁站点周边公交站为核心,搭建长短公交换乘平台、旅游专线集散地,补充完善区内公交路网。

四、建立滞留应急机制

为有效应对崇明线地铁故障乘客滞留现象,可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一是推动信息快速发布,在崇明线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通过“上海崇明”“悠哉崇明”“崇明应急”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引导乘客换乘其他公共交通;二是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及时增派工作人员管控现场,引导滞留乘客继续候车或先行离开,避免事故发生;三是调派车辆有序转移,及时对接崇明巴士公交公司、崇明亚通出租汽车公司等区内交通运输企业,调派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转移滞留乘客。

五、调整优化人员配置

为避免因监管缺位导致崇明线站点周边乱象丛生,可从地铁工作人员、区内行政执法人员和志愿者团队三方面调整优化人员配置:一是同申通地铁集团加强沟通合作,明确好站内外工作人员数量、要求,落实好各站点工作人员招聘、培训、上岗;二是安排站点所在地公安、城运、城管等多部门不定期开展联合巡检,对站外各类违规违法交通行为,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形成常态化监管;三是成立“崇明线志愿者服务队”,鼓励区内青年、周边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加入,在崇明线前期试运行及正式运行期间,广泛开展“啄木鸟”行动,及时发现并纠正站点周边存在的标识不清、标识错误、违规停车等各类问题。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