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青少年游玩项目意识形态审查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3-15

分享到:

文/孙丽丽

中国近年来经历了日本文化渗透的长期影响,日本通过资本和利益绑定,寻找大家文化趋同的漏洞,然后借机倾销自己的文化。我们要警惕外来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坚决维护祖国的文化尊严,弘扬民族的文化自信。

上海作为旅游重点城市,文化包罗万象,但是有一部分青少年游玩的项目以外来文化为名,充斥着恐怖、色情等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基于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考虑,建议文化监管部门加强对此类项目背后意识形态的审核。

目前部分青少年游玩项目呈现的问题如下:

1、项目表里不一影响青少年健康

面向青少年开放的上海星空奇境馆,真实内容与星空奇境并无联系,宣传上写的梵高作品,在游览过程中,全程只有很小的一张与梵高相关的画作。整个项目展馆内部其余百余幅画作全部都是日本浮世绘,并有“骷髅”与很多“衣不蔽体的人”。馆内投影房间呈现的是《相马古内里》巨型骷髅投影,对前来观看梵高作品的青少年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2、项目利用旅游文化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上海星空奇境馆位于浦东外滩,上海外滩作为上海重要的一张旅游名片,他周边的展览却宣传的是日本享乐主义风俗画——浮世绘,并且还不乏歌舞伎、青楼女等色情内容。馆内对浮世绘从古至今的发展起源的介绍,篇幅详尽,讲了所有浮世绘的历史由来,对浮世绘进行了大篇幅的宣传。到了出口游客拍照打卡点,还摆放有很多日本服装供穿着拍照,这样的日本文化宣传放在东方之珠下面非常不合适。

3、项目影响上海城市形象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是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上海的青少年项目不能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之美,而是充实着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其实影响的是上海在游客心中的城市形象。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景点内容的监督管理

建议文旅监管部门加强景点内容的管理及核查,对新建设景点将上报的内容细化到每个位置的使用情况和游览项目的文化内容。对已经建成的景点定期将其展示内容报送审核,避免景点增设不在监管范围内的游玩项目,避免在大景点的套票中涵盖的项目有一些不符合主景点的内容,产生表里不一的情况。

针对青少年游玩项目应当提升文化宣传的审查标准,改善和优化儿童视角。避免青少年项目过度成人化,严格审查涉及暴力、黄色的内容,不以文化为幌子实行不符合公序良俗的审美。

2、加强景点文化的审查能力

提升监督部门的内容审核能力,警惕文化展示下的意识形态的思想渗透。细化旅游管理细则,清晰审核原则,利用专业人士资源形成专家团帮助审核,在上报审批阶段杜绝有不良倾向的文化项目。

加强西方文化渗透相关内容的审核,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应保持足够的警惕,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对外文化工作,使五千年中华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更快更多地走向世界。

3、打造符合上海景点特色的文化品牌

外滩作为上海市重要名片,应当丰富充实上海旅游项目的内化内涵,将重要旅游景点用来展示中国文化、上海文化。对中国文化进行加深推广,推广中国茶道,中国书画,非遗传承等中国特色的文化项目。在缺乏内容建设的景点增设上海历史文化的宣传扶持,对上海经济,科技,文化进行展示,借助外滩日游客量大的优势给塑造良好的上海名片,对城市人才吸引以及经济的提升舔砖加瓦。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