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共享单车治理的若干建议

   发布时间: 2023-12-13

分享到:

文/刘浩

伴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各种无序竞争乱象频频发生,其中不少问题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市民投诉与抱怨最集中的焦点。笔者查阅了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平台”,其中以“单车”为关键词的投诉案件共有52614条,最新十条均为“美团单车”,涉及问题分别为:乱扣费、无法退款;乱停车、导致乱收费;美团企业随意变更规则等。

笔者认为,共享单车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共享单车企业随意投放,影响市民出行、交通换乘和市容市貌

经过走访和查阅,笔者发现近期共享单车又开始在城市各区无序投放。今年7月21日,《新民晚报》报道了宝山区张庙街道通河新村地铁站和呼兰路地铁站附近共享单车乱停放的现象: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上旬,张庙中队就已处理了55起关于共享单车积压和不规范停放的投诉,即使会同城运中心成立共享单车整治专项行动小组,仍然无法解决共享单车占据非机动车道的问题,直至专项小组约谈3家企业负责人情况才有所好转。

近日,笔者走访龙华街道附近地铁站,发现地铁站出入口停满各家共享单车,不少行人需从非机动车道绕行;在大连路地铁站发现“美团单车”正安排工人在人行道非停车区域投放50余辆共享单车,距离此处不到50米,就是市政规定的划线停车区域,那里已经停放了20余辆“美团单车”。

二、共享单车企业恣意定价,对于用户收费、扣费无行业标准

鉴于“黑猫投诉平台”中查看到的多起扣费投诉案件,笔者下载安装了“哈啰出行”“美团”“滴滴青桔”等APP,对比了其中各家共享单车企业的计价规则,具体如下:

哈啰单车:起步费用1.5元/15分钟,超出部分1元/15分钟。附加低驾照分额外收费(黑名单用户风控)2-20元/单。

美团单车:起步费用1.5元/15分钟,超出部分1元/15分钟。车辆调度费10元/单;车辆管理费(禁停区)2-20元/单;车辆管理费(停车点外)5-10元/单。

青桔单车:起步费用1.5元/15分钟,超出部分1元/15分钟。调度费(运营区外)5元;调度费(禁停区)5元;车辆管理费2元。

由3个APP不同计价规则可见,共享单车行业没有统一的行业准则,收费标准均由企业自行定制:其中“哈啰单车”定价较为规范,“美团单车”额外收费最高,“青桔单车”额外收费解释最含糊。这也与“黑猫投诉平台”中消费者反映的情况相吻合。

共享单车行业无序竞争、随意投放的确给一些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主导城市电子围栏,结合“天眼”系统打造全城数字化示范区

建议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联手几家共享单车企业,由政府主导实施部署上海城市电子围栏地图,要求所有共享单车平台共享数据,汇总至电子围栏地图,实时管控;在核心城区实现电子围栏+“天眼”系统相结合,数字化管理市民出行规范,打造数字化示范区。

二、数智驱动市民规范,以技术升级替代罚款、以征信激励替代惩罚式教育

目前,笔者发现“哈啰单车”第三代自行车已经具备电子围栏智能识别功能,没有手动锁,均由定位系统判断用户是否已将车辆停在指定区域内,否则无法还车。第三代自行车的定位技术可以有效与政府电子围栏地图结合,而不是由共享单车企业自行规定“运营区”“非运营区”。监管部门应积极推动共享单车企业将存量自行车向第三代自行车升级,制定政策鼓励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以技术升级替代罚款;对于存量自行车,应鼓励共享单车企业制定长期召回与迭代方案,在政策上予以补助。对于骑行市民,在监管部门介入后,可联合共享单车企业、支付宝等头部拥有征信数据的企业,对于规范停车、符合政府电子围栏停车要求的行为予以激励,以正向激励引导上海市民拥抱优秀出行规范,逐步提高上海市民素质,打造和谐上海。

三、车辆运营管理费用纳入市政收入,由政府主导共享单车行业治理

建议杜绝共享单车企业随意收取用户“车辆管理费”“车辆运营费”等不当名目的额外费用。在监管部门制定电子围栏后,车辆运营管理费用纳入市政收入,由监管部门制定共享单车统一运营规则、调度规则,切实将每一分钱用到实处。

共享经济行至今日,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共享单车的初衷是“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它不仅满足了市民短距离绿色出行需求,也为所有初到上海的旅游者提供经济便捷的交通方式。希望在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治理下,以“美团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切实肩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积极推进产品、技术升级迭代。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