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蚂蚁森林碳账本模式纳入碳普惠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03-07

分享到:

文/周杨洋

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为实现全球气温降低1.5℃的目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双碳”的政策。地球的生态环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联合国环境署《2020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当前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委员陶岚指出,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已达37.24亿吨,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的份额。从数据显示,加快转变公众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从目前推行的政策和执行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端(发电行业试点-强制碳减排)通过碳市场较好地完成了第一个履约周期,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会出台新政策把高耗能、高排碳行业的企业纳入其中,并探索建立自愿碳排放体系与供给标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低碳发展。在个人端,部分地区政府、企业探索建立鼓励个人低碳生活的试点,如泸州市率先推出“绿芽积分”个人碳账本平台,平台总注册人数超21万,日活跃用户超2万,这个账本可以实时记录个人低碳步行、绿色停驶、光盘行动、旧衣回收等环保行为的情况,并测算对应的碳减排量从而为用户发放积分。蚂蚁集团的蚂蚁森林通过记录个人用户的60多种低碳行为,鼓励用户收集绿色能量,已积累了2600多万吨的绿色能量,从西北到西南造林超过4亿棵。笔者通过蚂蚁森林记录自己的碳行为已收取并积累了700多kg绿色能量,植树25棵。上海于近期印发了关于《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也涉及“建设碳普惠系统平台、试点个人减排场景,鼓励公众参与”等内容指引。“随申办”APP中已上线“上海绿色账户”,但功能仅限于垃圾分类积分。特此,提出以下建议:

1、扩大功能,可参考蚂蚁森林的60多种低碳行为,率先在“行、住、用”等领域记录碳行为并测算对应的碳减排量从而获得积分,如使用APP支付公交、地铁、轮渡费用,记录步数、互联网医院的线上成功预约、各类账单如通讯、三金的查询(无纸化服务)等。

2、启用“随申办”与“支付宝”APP的联动机制、数据导入功能。《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市的碳普惠合作,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城市间碳普惠机制的建立。建立与长三角以外地区的碳普惠合作机制。推动上海碳普惠体系与各地碳普惠的互联互通并在全国范围内拓展。蚂蚁森林用户数量遍布全国,运营年限至少有6年且有一定影响力和效应性,是快速导入个人碳行为的一个好切入口,并且“随申办”的登陆方式是可以选择使用“支付宝”登陆。

3、蚂蚁森林用户种植树木所形成的碳汇换算成积分返给个人绿色账户,增加多种商业机构通过提供优惠券、兑换券,不断完善个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激发个人的低碳生活方式热情,为下一步消纳减排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