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花节为契机,拉动市民消费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5-03-28
文/陆正煌、姚国显
在这春意盎然、鲜花盛开的季节,市民们纷纷结伴出游,场面蔚为壮观。市区有关部门适时推出梅花节、樱花节、菜花节、郁金香花展等多场大型花节,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去踏青赏花,在集聚人气、拉动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然而,当前花节发展存在一个制约人流量提升的难点与痛点,即多处花节所在园区位置偏僻,远离市中心。比如上海梅花节举办园区 “海湾森林公园”,地处奉贤区海湾镇五四农场;“花开海上生态园”位于金山区朱泾镇;上海菜花节举办地在奉贤区庄行镇;上海郁金香花展举办地位于浦东临港书院镇;上海湾区牡丹节举办园区 “廊下郊野公园”在金山廊下镇;即将登场的上海桃花节位于浦东惠南镇等等。面对如此远的路程,多数游客前往园区,都需历经地铁加长途公交的多次换乘,费时费力,单程往往需要 2 - 3 小时,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无疑给拉动消费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为此,我们提出以花节为契机,布局公交接驳枢纽,拉动消费的如下建议:
一、政策优惠向交通倾斜
将政府拉动消费的部分政策优惠,转移至公交接驳枢纽的布局与建设以及公交公司具体线路上。通过资金支持、政策补贴等方式,鼓励公交企业积极参与花节期间的交通保障工作,提升公交服务质量与覆盖范围,降低市民前往花节园区的交通成本。
二、科学选址建设公交接驳枢纽
1.加强选址调研和意见征集:广泛开展选址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市民出行需求与习惯。建议选取若干地铁多轨交汇站点作为公交接驳枢纽建设点。例如人民广场站,这里是地铁 1 号线、2 号线、8 号线的交汇点,能汇聚来自全市各个方向的客流;还有世纪大道站,作为地铁 2 号线、4 号线、6 号线、9 号线的换乘枢纽,辐射范围极广;以及莘庄站,地铁 1 号线与 5 号线在此交汇,方便闵行及周边区域市民换乘。在此建设公交接驳枢纽,能大大节省全市各区市民前往景区园区的时间。
2.优化枢纽布局与设施建设:在选定的地铁交汇站点周边,合理规划公交接驳枢纽的布局,确保与地铁站实现无缝衔接,方便乘客快速换乘。同时,完善枢纽内的配套设施,如设置清晰的指示标识、舒适的候车区域、充足的停车位等,提升乘客的换乘体验。
三、拓展接驳线路覆盖范围
拓宽枢纽站点接驳线路确定的思路,不仅设置从花节园区到周边郊野公园的线路,还可延伸至周边古镇等地。比如从海湾森林公园的公交接驳枢纽,开通前往新场古镇的线路,让游客在赏花之余,还能领略古镇的独特风情;从廊下郊野公园的公交接驳枢纽,开通前往枫泾古镇的线路,丰富游客的游玩选择。通过串联多个景点,打造一站式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而拉动消费。
四、制定合理公交票价
接驳公交票价应从低为宜,且外地本市优惠一视同仁,乘客出示身份证、残疾证等有效证件即可享受优惠。这样既能降低游客出行成本,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前往花节园区,又能体现城市的包容性与友好度,提升游客对城市的好感度。
五、强化花节园区消费拉动举措
1.文旅融合打造消费盛宴:花节园区应与相邻农家乐、餐饮酒店进行整体规划,形成联动效应。例如在梅花节期间,可在园区周边的农家乐推出以梅花为主题的特色美食,如梅花糕、梅花酿等;在餐饮酒店举办梅花主题的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活动,打造春日消费盛宴,让游客尽情享受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促进消费增长。
2.丰富沉浸式游乐体验项目:在花节园区内大力开发沉浸式游乐体验项目,如打造以花卉为主题的光影秀,让游客在夜晚感受花卉与光影交织的梦幻世界;设置花卉科普互动体验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了解花卉的生长过程与文化内涵。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体验项目,让游客总觉得一次不够,意犹未尽,吸引他们再次前来游玩消费。
3.借助媒体扩大宣传影响:充分利用信息媒体,通过视频直播或制作精彩短片,报道花节的旅游攻略和游客亲身体会。例如邀请知名旅游博主在花节园区进行直播,实时展示园区美景、特色活动以及美食等,吸引更多潜在游客关注;制作精美的花节宣传短片,在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广泛传播,不断扩大花节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4.开展花节总结表彰活动:花节举办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与表彰。拓宽表彰范围,不仅对园区接待人员、志愿者进行表彰,还要对农家乐餐饮师傅、接驳公交的驶售人员,甚至评选出最美游客等进行表彰。通过表彰活动,激励各方人员积极参与花节活动,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也能让花节深入人心,增强市民与游客对花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下一届花节的举办营造良好氛围,持续拉动消费。
六、协同优化交通服务
1.开通临时专线公交及接驳服务:在市区核心枢纽开设直达各花展场馆的临时专线,提供线上预约或现场购票服务。同时,安排地铁接驳短驳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根据客流高峰动态调整发车频率,提升出行体验。
2.优化公共交通联动:延长通往远郊的地铁末班车时间,推出“交通+门票”联票模式,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3.优化自驾出行体验:在花展周边增设临时停车场,与导航软件合作实时更新车位信息。与网约车平台合作提供优惠券或拼车补贴,降低自驾游客的出行成本。
4.实时交通信息整合:通过官方平台及时发布实时客流、拥堵预警、接驳车位置等信息,帮助游客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5.特色交通吸引参与:设计串联多个花展的旅游巴士专线,配备专业讲解服务。对选择骑行或公交出行的游客赠送纪念品或消费券,倡导绿色出行。
6、区际协作与宣传:联合不同区域进行交通协调与宣传,确保市民提前知晓前往花展的交通信息,方便做好出行规划。
通过实施以上综合策略,既能降低市民出行门槛,又能延长游客在花展区域的停留时间,促进餐饮、购物等二次消费,最大化花展的经济拉动效应。同时,相关部门需加强协调与保障工作,确保运力充足与交通安全,为市民打造一个便捷、安全、愉快的赏花之旅。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