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 大道同行——电视剧《天下同心》观后感
文/陆国平 发布时间: 2024-12-27
近期央视八套的电视剧《天下同心》,是一部剧情厚重深远的历史大剧。观看这部优秀作品,让我对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责任,以顽强意志排除万难,建立新中国,让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对各民主党派衷心接受共产党领导,携手合作,共建新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剧中,中国共产党筹备的“新政协”与国民党召集召开“行宪国大”的过程,形成鲜明对照。国民党为彻底实现一党专政大张旗鼓召集召开“行宪国大”,期间青年党和民社党等国民党附属党派与蒋介石讨价还价,索要代表名额和官位实权,贿选、暗箱操作问题频发。“国民大会”乌烟瘴气的乱象让国人看清国民党假民主真独裁的真相,让民主人士更加坚定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的决心。而中国共产党筹备“新政协”的过程,呈现出相互尊重、积极呼应和同舟共济、共创大业的新气象。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了包括民建在内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两相对照,让人深感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各民主党派爱国为民,肝胆相照,天下同心,共同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胸怀和意志。
《天下同心》制作相当精良,空闲时我忍不住看一些回放,去欣赏精彩的剧情,回味主人公一些意味深长的对话。剧片拉开序幕的第一个情节就深深打动了我。中共中央要离开陕北东渡黄河去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站在波涛汹涌的黄河边,周恩来对毛泽东说,想到了1874年晚清名臣李鸿章说过中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话。我上网查了一下,李鸿章这句话是用以描述当时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从那时起,中国的农耕文明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降维打击,中国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蚕食压榨和欺侮,日益贫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始终不忘民族复兴的初心,在即将取得胜利获得政权前除了喜悦,更多想到的是将来要建设富强民主自由的国家的历史责任。
接下来的一个情节也让我深受感动。毛主席渡过黄河来到一个村庄,遇到一起土改政策执行偏向引发的纠纷。从国民党军队逃出来的莫小虎回到家乡,非但没有按政策宣传所说分到土地,还把原本已分给他父母的好地换成了荒地。在深入调研掌握一手情况后,毛主席放弃已定工作日程,亲自召集地方干部开会,耐心细致宣传土改政策,指出并纠正地方干部的错误做法。群众利益无小事,革命领袖在这里身先示范,做出了榜样。主席在片中所说的“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实际上也是我们党统战思想的精髓所在。
观看《天下同心》,历史感扑面而来。剧中我们也能看到,包括我们民建在内的爱国民主党派人士,他们大多是满腹学识、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如果他们只想着自己小家庭,凭他们才学和本领,哪一个都能过上非常好的日子。但他们却纷纷响应“五一口号”,不顾个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北上,一起协商筹备新政协。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满怀家国情怀,满怀着让我们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梦想,这情怀和梦想就是他们的力量所在。从中我感受到大道同行、天下同心的无穷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民建会员,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牢记使命,继承发扬民建前辈爱国奉献光荣传统,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积极建言献策,为助推青浦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编辑:徐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