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建党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参观纪行

文/裔徐炯   发布时间: 2021-06-09

分享到:

  为迎建党百年,一座崭新的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落成于一大会址东南侧,并于2021年6月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笔者第一时间来到新馆参观学习。

  一大纪念馆不同于原先的一大会址纪念馆。它包括地面层和大型地下展厅。地面层仍保留石库门建筑特色,正面入口处上方用手书体写“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的馆名,下面开3个大门供参观者出入。进入大厅,迎面就是巨幅壁画,展现祖国美好山川、天安门和延安宝塔等标志性地点。巨画正上方印刻镰刀斧头党徽。大厅两侧也有大型壁画,分别是蜿蜒长城与黄河巨浪,感觉十分豪迈!正面巨幅壁画的侧后方是长长的扶梯,带参观者进入地下展厅。在扶梯上,参观者一抬头就可见由闪亮灯管映出的一大会址石库门建筑轮廓及上面的党徽,一种庄重感扑面而来。

  进入地下展厅,这里的陈列比此前的一大会址纪念馆增加很多。展厅名为“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厅面积约3700平方米。展厅由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及尾厅组成,共7个板块。陈列内容全部以“初心使命”来贯穿,并综合运用多种展示手段来全面系统展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序厅简要介绍党诞生的历史背景,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伟大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艰辛探索,接续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序厅展馆设置了一座大型雕像,展示一大的参与者站在一大会址前展望中国未来的动人场景;毛泽东位居中间位置,作出带领大家前行的姿态。同时,序厅展馆还将党的第一个纲领用金字篆刻在玉石之上,并在另一侧墙体上用木雕展示一大宣告党成立的嘉兴南湖红船。

  主陈列区第一部分叫作“前仆后继、救亡图存”。自19世纪中叶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进行了英勇抗争和艰苦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却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第一单元为“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用大量史料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面对英舰突袭广东虎门、签订《南京条约》等历史照片,以及圆明园被侵略者劫掠火烧后的凄凉模型,笔者感到十分气愤;同时面对清军“靖夷”铜炮等相对落后装备时,又感叹抗击列强的不易。第二单元为“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论述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先进分子开眼看世界,努力向西方学习。该单元展出当时中法战争中,70岁老将冯子材在广西镇南关率军抗击侵略者、陈化成在上海吴淞炮台抵抗英舰入侵壮烈牺牲前的戎装画像,令人顿生敬意;而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又令人感到一批较先进的国人终于开始反思国家的落后原因。第三单元为“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和历史局限”,阐明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华夏大地树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该部分主要展出爱国先驱孙中山、邹容等的历史贡献和所谓共和的历史幻象。

  主陈列区第二部分叫作“民众觉醒,主义抉择”。该部分主要阐述随着近代工业发展,我国无产阶级逐步成长壮大,成为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五四运动后,各种新思潮大量涌现。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为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第一单元为“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详细解释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发展,从洋务运动、开建工厂、帝国主义掠夺矿产和兴建铁路等多方面全方位分析这段历史;同时引用列宁关于工人零星运动必要性的论述。第二单元为“五四运动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重点介绍了当时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敬告青年》等一大批重要思想著作及其对《新青年》杂志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说“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该单元还播放大量当时人民觉醒斗争的历史影像,让人充分感受当时五四先锋们的热情。第三单元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在中国比较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被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做好准备。

  主陈列区第三部分叫作“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我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在上海成立,积极指导和推动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展建党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正式成立奠定基础。第一单元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在上海成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著名雕塑一下子把笔者拉回那个火热的时代。该单元还用电子示意图标示1920年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九个主要活动地点,模拟搭建《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环境,用现代光影技术展示“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力量,初心的守护”。第二单元为“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和活动”,除了详细介绍各地早期组织的建立情况外,还特意展出一幅名为《星火》的油画,充分展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大批早期组织创建者的奋发精神。第三单元为“建党思想的探索与论争”,阐述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等关键而重要的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明确了党的根本性质、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革命手段,为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筑牢理论根基。

  主陈列区第四部分叫作“开天辟地、日出东方”。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一大的召开宣告党正式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三个单元详细介绍了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的活动,并以生动的会议现场还原雕塑来展现一大场景,还展出了大家熟知的一大会址建筑、会议桌和嘉兴红船的照片,还通过声光投影展现一大参会者热烈讨论的动态影像,以及嘉兴红船自远而近驶来的感人画面,令人倍感亲切,参观者无不动容。

  主陈列区第五部分叫作“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全面回顾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以及新时代铸就新辉煌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凸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

  主陈列区末尾特意用“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话,并用入党宣誓词和党旗体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高贵品格。

  进入尾厅,结语部分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就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展厅出口处专设了一个小屋,屋名叫作“心里有话对党说”。不少参观者排队进入其中,录下自己对党的深厚感情、说出对党的肺腑之言。

  走出一大纪念馆,笔者抬头看到湖边高高树立着一面国旗;鲜红旗帜在微风中轻轻飘扬,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笔者感到自己在一大纪念馆的学习,似乎是跟着党的奋斗史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句话的内涵,更深情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更坚定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志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编辑:殷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