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故居介绍

   发布时间: 2013-11-18

分享到:

  黄炎培故居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鉴赏家沈树镛祖上建于清道光年间,原名沈家大院。大院占地342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8.9平方米。沈树镛于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上任前回乡对沈家大院重新修缮,由于他曾任“内阁中书”一职,相当于当时的皇帝“秘书”之一,故起名“内史第”。经过三年的复建,“内史第”于2013年4月16日起,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

  从这个大院中,曾陆续走出了黄炎培、黄自、黄祖方、黄竞武、黄万里等黄家人,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等宋家人,以及胡适等三家共十余位名人,相当罕见。

  复建后的“内史第”透出典型的江南民宅特点,青瓦、白墙,整个大院分为三进。第一进天井内有个小花园,两边为东西两楼,右侧是胡适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厢房,摆放着胡适先生的睡榻和生前用过的茶具等;左侧是宋庆龄曾经做过礼拜的福音堂,除了做礼拜的桌椅板凳,墙上还挂着记录宋家在“内史第”居住的珍贵史料、历史照片。

  第二进为正厅,厅内悬挂着“立本堂”匾额,两侧悬挂了包括吴昌硕、徐悲鸿、傅抱石等高仿作品。立本堂的左侧是由黄炎培和其堂兄开办的浦东大地第一所女校——开群女校,如今女校课桌上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和历史相得益彰。

  第三进为内宅,也就是黄炎培故居。故居大门口有古典精致的仪门,飞檐翘角,正面有“凤戏牡丹”砖雕,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仪门背后有“德厚春秋” 四字,下端基石盘龙石刻。黄炎培铜像座落于正楼门前,上悬陈云同志手书“黄炎培故居”匾额。黄炎培故居1992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是黄炎培出生及成长的摇篮,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和实物。

  故居设有黄炎培先生生平陈列展,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与实物,展现了黄炎培光辉的一生:从一个封建秀才、举人成长为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体现了黄炎培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信念和对光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在第三进院内布置了“窑中对”的场景。这个故事发生在黄炎培1945年访问延安时离开前,在昏暗的窑洞中他与毛泽东的一段对话。黄炎培当时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希望共产党能够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这段著名的“窑中对”后被几代领导人经常提及。

  “内史第”中,还展出了黄炎培在少年、青年时期的两本亲笔手抄本,被誉为“中国近代作曲世界第一导师”的著名音乐家黄自(黄炎培的侄子)上世纪20年代使用的施特劳斯钢琴原件等数件珍品,以及宋氏姐妹的数段珍贵视频及照片资料 。

  未来迪士尼建成后,还将和其联动,让游客可以在历史和现代中“穿越”。

 

  地址: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川路218号

  邮编:201200

  电话:58929513传真:58921106

  邮箱:hypgj@126.com

  开放时间:上午9:00~11:00 下午13:30~16:00(星期一闭馆)

  公共交通:轨道交通2号线川沙路站、公交615路、977路、川虹线、东川线、施崂线、川三线。

    备注:参观时如需讲解服务请提前电话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