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勇:打破刻板印象,细活出精品

文/吴琼、许孝乐 图/作者提供   发布时间: 2025-02-19

分享到:

董志勇,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营业部联席总经理兼工会主席,凭借在保障重点产业标杆企业供应链安全,协助上海再保险中心系统建设以及服务员工夯实基层工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采访过程中,董志勇非常谦逊,直言“我所做的这些算不了什么。”但他的所思所想所为无不“打破刻板印象”,彰显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细活出精品,微光有力量。”

未雨绸缪,做“有差异”的保险

“保险?买前承诺满满,买后理赔拖沓。”这是大部分人给保险行业贴上的负面标签。董志勇如何利用自身在行业深耕三十多年的理赔和风险管理经验,为国家重点产业标杆企业保驾护航,证明保险不仅能在事后给予保障,也能在事前管控风险?

传统货运险局限于事后补偿,并不能实际上减少货物运输的风险。对于某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来说,为“采购难”的精密设备投保货运险,比损失后赔付更有价值的是,将风险防控前移,在运输过程中介入,提供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有效避免损失。急客户之所急,董志勇及其团队在为该客户提供货运险的同时配套风险减量,进行服务升级。

风控听起来“高大上”,但董志勇认为就是做好细枝末节,最普通的事情如果没做好,反而会出现大问题。在为客户量身定制的精密设备运输风控方案时,董志勇和其团队从过往的事故原因出发,诊断出容易出事故的往往是不起眼的操作环节,例如在叉车操作环节,精密设备有一套规则来保障安全,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工人的规范意识不足,对操作规则掌握不够,比如没理解外包装上标注的操作要点,误判重心,又比如叉车在升降操作的同时水平运动,都容易导致精密设备摔坏造成损失。针对这一“风险点”,派驻团队到现场进行培训教育以及作业监督,扭转该企业精密设备进口运输事故频发的现状,助力客户安全度过新厂扩建的设备集中采购期。2019年,项目团队凭借出色的风控效果,获评上海外服雇员工会“科创先锋优胜集体”荣誉。

近年来,“防重于赔”的理念不断深入,风险减量服务成为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作为“先行者”,董志勇及其团队也将该服务从精密设备的高精尖行业推广到新能源行业,为风电行业领头羊的叶片运输提供风险减量服务,从被动型经济赔付转变为主动型风险预防,与同行拉开竞争差距,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实现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齐心协力,做“有意义”的贡献

“外企?还为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做贡献?这听起来像是国企的任务。”这是大部分人对外资企业的偏见。董志勇如何协调资源,利用外资领先业务优势,积极参与上海保险交易所的系统开发建设,为实现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战略目标,服务国家新兴战略,尽一份力?

再保险被看做是“保险的保险”,全球重要金融中心都拥有发达的再保险市场。中国再保险市场集中度低,竞争主体较少,中资再保险公司也与国际一流再保险公司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更好地发展和监管再保险市场,上海保险交易所2015年启动了再保险登记系统和再保险监管系统,2018年受托管理中国再保险登记系统,2022年推出全球首创数字化再保险登记清结算平台,推动中国再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这一漫漫征程的背后也有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一份力量。得益于长期交流与前期合作,上海保险交易所在搭建再保险业务平台时,邀请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参与协助工作。董志勇牵头,协调公司的再保险业务和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利用工会资源发动相关部门的骨干职工,形成项目小组,对接上海保险交易所提出的系统改造需求,收集业务部门意见,协调IT部门修改,配合再保险业务系统的开发建设。该平台通过系统处理代替高人力成本、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成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行业基础设施,积累的海量真实数据,还能配合监管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提前研判风险。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外资公司在其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外资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增加上海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国际化程度,促进本土金融机构竞争力提升,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水平。董志勇认为外资保险公司尤其是日本公司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效率都是一流优质水平,给外资公司适当的发展空间,能够发挥鲶鱼效应,让金融市场的水“活”起来。

推陈出新,做“有特色”的工会

“工会?不就是节日发发粽子月饼,再不就是发卡、发电影票、发点小福利,要不就是组织一些活动。”这是大多数人对工会的印象。董志勇带领工会做对了什么,扭转了这种刻板印象,让看似“边缘”的部门焕发活力,在数百家的外企工会组织中“独具特色”?

文体活动是工会的工作内容之一,一般工会的文体活动普遍要占用下班或周末时间,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在这种客观现实条件下,董志勇认为“新点子”才能勾起员工的兴致,每年都会带领团队,结合热点,策划一些创意的活动项目。

上海市总工会提出了“看上海、品上海、爱上海”主题系列活动,董志勇带领工会快速响应号召,开展了疫情后的第一次团建活动。董志勇及其团队抓住了都市员工近距离出游的急切需求,选择将活动地点安排在青西郊野公园,在逛公园之余,将员工分为几个小组,开展主题摄影活动,进行循迹打卡,在水上杉林、湿地野径、芦海荻花间感受秋韵秋色。一次超出预期的团建活动让所有人留下了浪漫的集体记忆。

当户外运动火爆全网,新潮运动成为健身新选择,恰时推出龙舟、赛艇等新鲜项目,更受员工欢迎;当学习新语言成为社交新谈资,顺势推出学习英语日语每日打卡。真正能把员工组织起来的团建,即使在娱乐中,也能提升团队凝聚力。每年的4月,正值日企财年举办的保龄球大赛,已经成为连接日本总部和上海分公司之间的“纽带”。

自董志勇2018年成为工会主席以来,在其带领下的工会,明确了组织使命和价值观,提出了“点燃活力、共创佳绩”的口号,设计了活力四射的工会徽标,举办了丰富新颖的活动,70多名会员参与工会活动的比例达到100%,连续获评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雇员工会委员的创建职工之家优胜单位。

无论是保险业从业者,还是外资企业管理者,或是工会主席,董志勇的每一个身份都不被定义,在打破刻板印象的道路上坚定探索,精进保险主业,助推行业发展,服务企业员工,将小事做成精品,点滴汇聚成璀璨星光。

编辑:仲晔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