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委员会热议二十大报告

   发布时间: 2022-10-19

分享到: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民建复旦大学委员会高度关注,结合自身的体会和感受,分别从经济金融发展和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法治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热议二十大报告。

民建复旦大学委员会钱军主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对于从事经济金融方面的研究和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深受鼓舞。报告中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明晰了大政方针,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进一步阐述了新发展格局,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坏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坏发展。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板块’而言,既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也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平稳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离不开金融的助推效应,金融尤其要注重服务、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多层次、多样化的资本市场在经济和社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为复旦民建的一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要挺起理想信念主心骨,炼好能力本领基本功,接稳使命担当接力棒,凝聚政治共识,持续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以奋进践初心、以实干显担当,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党派优势,提高履职能力,为助力国家战略转型提供顶级智库支持,为学术之林贡献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崛起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民建复旦大学委员会赵立行副主委:

二十大报告给予全面依法治国以很高的政治地位,将其和国家治理、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以及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联系在一起,将其提升到“深刻革命”的高度,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对二十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论述非常赞同,深受鼓舞。

民建复旦大学委员会罗忠洲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一组数据: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万元增加到8.1万元。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作为一名金融研究人员,工作重点更加聚焦,科研工作中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坚持理论研究从现实经济问题出发,并服务于实体经济,积极建言献策;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重视培养质量和素质教育,坚持为国育才,努力培养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和服务的高质量金融人才。

民建复旦大学委员会吴婉琳委员: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国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同时,“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既夯实了中国自我发展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让中国在国际变幻的格局中能充分确立竞争优势,为现代化强国之路指明了方向。

作为管理学院的一名管理人员,将协同学术、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深入研究中国的产业结构及转型路径,通过各种方式及活动推动产业链、生态圈的建立,激发创新精神,共同见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民建复旦大学委员会竺挺委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边远农村和基层卫生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边远欠发达地区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以基层为重点”放在首要位置,非常接地气,也让我们身处一线城市、医疗资源较为丰富的高校附属医院的医生切身感受到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性。这几年间,我们逐步加大了对口援边、援疆、援藏医疗的力度和频率,深化合作的精准度和溢出效应,响应国家“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的号召,不断改善欠发达地区基层基础医疗设施条件,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成效。中共二十大的召开将进一步引领我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编辑:仲晔骅